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與精神病患者相處?
如果我們日常生活里身邊出現了精神疾病患者,那么我們該怎樣與精神病患者相處。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問題,咨詢了多年精神科的臨床工作經驗以及與精神病患者的長期接觸的專家,總結大眾關心的內容如下:
一、精神科就診之前應做哪些準備?
如果您是第一次來到精神科看病,或者帶患者到精神科就診,在就診之前,請做好下面一些事情,會幫助醫生來幫助患者。
把患者的發病經過做一個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您最早是什么時候發現患者精神不正常的?都有哪些表現?在此之前有無精神刺激?發病以來,精神癥狀是如何演變的?是持續存在,還是發作性的?對患者生活、工作的影響如何?患者到哪個醫院看過病?用過什么治療?有無副作用?療效如何?
請盡量保留患者的文字資料,日記、信件以及患者隨便亂寫亂畫的內容,您認為不可理解、毫無意義的文字,卻可能有助于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另外,要盡可能多地記錄患者所說的原話,包括患者自言自語的內容,特別要記錄那些沒有條理、別人聽不懂的話,因為這些話對于具有正常邏輯思維的人來說,是很難一字不差地重復出來的,而這些正是判斷患者精神癥狀的有力依據。
初診時間一般為半小時至40分鐘,先由家屬向醫生報告病史,然后醫生檢查患者,最后醫生向家屬交待病情,開藥等。
如果患者已經在精神科建了病歷,復診的程序就簡單多了,您只需準備以下四方面的情況:
(1) 從上次就診以來,患者的精神癥狀有何變化?
(2) 生活起居、飲食睡眠情況。
(3) 患者對服藥的態度如何?是主動服藥,還是經反復勸說才服藥?服藥后有無副作用?
(4) 患者的學習工作、社會交往情況。
復診時間一般視病情而定,如果病情比較穩定,家屬可以和患者一起與醫生談話。如果有特殊情況,家屬也可以先向醫生匯報,然后再請患者進入診室。由于就診的時間有限,家屬同醫生談話時最好是有備而來、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也便于醫生全面了解病情、對癥施治。
二、如何與精神病患者日常相處?
尊重精神病患者
在任何時候都要尊重精神病患者,不要以為他(她)患精神病就忽視其存在。有人認為精神病人是瘋子,失去了理智,其實不然,病人在多數情況下對別人的態度有相應的反應,換句話說,不論患者癥狀有多么嚴重,患者仍留有一部分正常人的情感,對于別人給予的關懷,患者可能沒有馬上回應,但這份親人的溫暖會留在患者心中。只有在精神癥狀非常嚴重時患者才可能失去自我控制。因此,家屬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關心、照料患者的生活,督促患者遵醫囑服藥,還要尊重患者的意見和要求,誠懇地與患者交換意見、討論問題,不要冷落、忽視病人。
了解精神病患者
1.及早識別精神癥狀。精神病患者的癥狀常常復雜多樣,家屬不易及時識別,常常發展到相當嚴重的時候才帶病人就診,此時病人已不易控制。如:性格突然改變,活動變得遲鈍,對親人變得冷淡,發呆,無目的外走、生活懶散,過份敏感多疑,做白日夢,自語自笑或者表現為類似神經官能癥癥狀,如:失眠、頭痛、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不想上班,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等。因此,家屬要加強精神衛生知識的學習,經常向精神科醫生咨詢或積極了解精神健康知識,比如關注廣東嘉盟醫藥有限公司公眾號,隨時了解相關精神知識。
2.了解患者的感受。精神病患者的病態感受可能隨時出現、無法自控,難以區分癥狀與現實。如: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常常處于緊張、恐懼、害怕的狀態。患者聽見警笛聲擔心警察來抓他;不敢吃飯,怕飯里被放毒,繼發的產生敵視、沖動、傷人等攻擊行為;其病態感受是正常人難以想象的。當然也有些癥狀患者主觀上并不感覺痛苦,反而感覺到很快樂。如;有夸大妄想的病人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大,很了不起;有鐘情妄想的患者會認為有異性愛上了他(她),而終日沉侵在愛河里。對有此類癥狀的病人,不要諷刺、嘲笑,由于患者對妄想的內容堅信不移,因此也不要與病人進行爭辯。
3.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常常會產生自卑心理,并且會因家庭經濟負擔的加重產生家庭成員間的矛盾,隨著矛盾的不斷激化,最后都會歸咎于患者,認為是患者毀了全家的幸福,造成家庭成員與患者溝通減少或缺乏,患者的心理壓力很大,容易造成患者病情的復發或加重,而且病人很容易產生自殺的念頭。因此建立和諧的家庭氣氛非常重要,要給到患者一個充滿著愛的環境,經常給予患者關心或鼓勵,使患者擁有一種被愛、被接納的歸屬感;向患者介紹精神衛生知識、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患者由被動治療轉變為自覺治療;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調節情緒,促進患者的康復。
由于不同的精神疾病的病情各有不同,表現方式也不一樣。如精神分裂癥患者有的興奮話多,行為紊亂,有的緘默不語,獨處一偶;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礙患者有時表現興高采烈,有時表現痛不欲生。因此,家屬在與患者相處時要根據不同病情區別對待,常見的病情有:
1.興奮躁動病人。對待這類患者語氣要平和,以安撫為主,盡快安排患者住院治療。不要對患者施加壓力,否則會更加激怒患者,部分偏激患者也會產生沖動、傷人、毀物行為,如遇突發情況,盡快與醫院聯系或者報警強制患者住院,以避免惡性事件的發生。
2.幻覺妄想病人。對待此類患者既不過分關心,也不冷眼視之;盡管我們認為患者的知覺和信念是病態的,但幻覺妄想的內容對于病人自己來說是真實的,不能被糾正,更不能被駁回。不過分關心幻覺妄想的內容是為了防止患者提出極端要求。錯誤示范如:某患者存在言語性幻聽癥狀,稱樓下老王老在背后罵她,對此患者非常氣憤,家人為了顯示對其關心,也表示氣憤,結果患者反復要求家人找老王打架。
3.抑郁自責病人。對待此類患者要態度和藹,耐心解釋以減輕心理壓力。由于抑郁、自責的病人心理體驗非常痛苦,因此家屬在與患者相處時要多提供心理支持,進行心理干預。家屬在了解病情詢問患者時可以用問候或提問性的語言,如“你今天心情好嗎?” 如果病人對疾病過分擔心、憂慮,盡量淡化病情,以減輕焦慮抑郁情緒。如果病人主觀痛苦非常強烈,應告訴病人不要與癥狀斗爭,采取不抵抗政策,全盤接受它,抑郁情緒可能會得以緩解。談話時多給予鼓勵性語言,少打斷,盡其宣泄,適時表示同情和理解;實踐證明,鼓勵與理解對患者病情有積極的作用。
4.反復要求自殺病人。對待此類患者除態度和藹,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要明確,要敢于和病人討論自殺,主動涉及癥狀,不要怕刺激患者。事實上越是敢于正視自殺,病人自殺念頭越小;反之越是諱莫如深不敢談自殺,病人越會深陷自殺的泥潭不能自拔。讓病人知道家人非常理解患者目前的心情,告訴病人采取自殺行為結束生命將會給家人留下更大的痛苦,是自私的表現;告訴病人有許多可以不自殺的理由;另外,告訴病人目前的處境是“病”造成的,是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解決的。同時要加強看護、檢查周圍環境的安全情況,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必要時安排住院治療。
5.敏感多疑的病人。對待此類患者要以反復勸說、反復解釋或給予適當的保證為主。由于敏感多疑屬于一種人格特征,是能夠接受勸說的,但不會持久,類似的疑心還會反復出現,因此,要對患者不厭其煩地解釋;同時還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講話時應盡量不要回避患者,讓病人在反復勸說、反復解釋,不斷感悟、不斷總結,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自己的敏感多疑的個性。
6.易激惹的病人。對待此類患者要注意謹言慎行,不要激惹病人。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說,常常受幻覺妄想等癥狀的影響,使其心煩、焦慮,從而繼發出現易激惹,家屬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要讓病人知道他(她)的感受是真實的,對此表示關心理解,對癥狀本身不予反駁,也不予辯解;對于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礙患者來說易激惹是主要癥狀,家屬在與病人相處時應采取主動回避,投其所好,連哄帶夸的原則。
總之,在家庭中與精神病患者相處時,家屬應加強精神衛生知識的學習,積極了解精神健康知識,經常向精神科醫生咨詢,病情變化及時向精神科專業人員尋求幫助。相信只要勇于面對,遭遇病痛考驗的千萬個精神病患者家庭一定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與患者和睦相處,讓患難之后的情更真,愛更濃。- 上一篇:2022嘉盟醫藥招聘信息(20220819) 2022/8/19
- 下一篇:嘉盟醫藥2021年一季度營銷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2021/4/28